4月22日,2023上?!め又萑瞬胖苤髦即髸谏虾⒛?,系列活動將持續至28日,除主旨大會外,還包括專場推介活動和上海聯動推廣活動。
“才聚嵊州·筑夢未來” 2023上?!め又萑瞬胖茉跍麊⒛?。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浙江省嵊州市產業興盛、人才匯聚,是一個開放樞紐之城、創新智造之城、宜業宜居之城,未來,嵊州還將筑夢搭臺、廣求賢才。浙江省嵊州市委書記裘建勇表示:“如今我們設立了總規模超50億元的人才發展基金,建設了近千套人才公寓,迭代升級人才新政5.0版,推行優化營商環境4.0版暨‘1316’改革,此次還將發布院士回歸、人才賦能、學子歸巢三大工程,努力讓各類人才在嵊州創業有機會、創新有條件、干事有舞臺、成長有空間?!?/span>
“近年來,嵊州深入實施‘鄉賢招商’‘鄉賢引才’工程,落戶了一批高精尖項目,集聚了一批高層次人才,培育了一批高技術企業,產才雙向賦能效應進一步釋放,成為紹興鄉賢引才的典范?!闭憬〗B興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琴英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津洋認為,此次人才周活動,搭建了一個集聚人才、產業、技術、信息的高端平臺。他說:“一直以來,嵊州都十分重視教育、科技和人才,舍得投入、大膽投入、有效投入,廣泛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支持創新、支持創業的濃厚氛圍?!?/span>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基礎在縣域,活力在縣域,難點也在縣域。如何破局,關鍵在人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說:“本次活動集聚了各個領域的杰出人才,有優秀學生代表、有高校專家學者、有商界精英人士,都是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代表著社會發展的希望和未來,也決定著一個城市向上向新的高度和廣度?!?/span>
“作為嵊州人和同濟人,我希望能為家鄉與學校搭建起共同發展的橋梁,將更多高層次人才引薦輸送到紹興嵊州;也期待更多的上海學子和嵊籍大學生能到‘越劇之鄉’嵊州開啟事業之帆、成就人生之美?!蓖瑵髮W校長鄭慶華說。
嵊籍高層次人才聯誼會在滬集中授牌。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在生態和人文交相輝映、產業和城市雙輪驅動中,嵊州走出了一條實踐新路子?!拔覀儓猿职褜嶓w經濟作為立市之本,把準時代脈搏,加速智造升級,經濟社會呈現高質量發展態勢,嵊州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高質量發展百強縣?!贬又菔形睍?、市長潘超英在對嵊州進行城市推介時表示,嵊州以構建“4173”產業集群為引領,聚力驅動傳統產業“轉型提質”,不僅在產業蛻變上越來越強,在區位質變、平臺蝶變上也加大馬力。同時嵊州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堅持把最好的政策、最優的資源、最佳的服務留給來嵊投資興業的企業和人才。
“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是嵊州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為進一步推動科技賦能和人才興業,中國·紹興“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全球創業大賽-嵊州市新能源裝備系列賽、首屆中國(嵊州)多肽產業發展峰會、嵊州市美麗鄉村線路、嵊州雅璜村鄉村振興項目在會上進行發布。此外,嵊籍院士回歸工程、嵊籍人才賦能工程、嵊籍學子歸巢工程也相繼發布。
主旨會上還舉辦了多項重點協議、項目簽約儀式,包括嵊州市政府和西安交大、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的合作簽約,浙江省人才發展集團、浙商總會大健康委員會、貝達藥業、海聯智谷智力合作簽約,以及同濟大學、海亮集團、上海復星、一億中流、聯東U谷五個城市合伙人項目簽約。
嵊州的精彩蛻變,離不開鄉賢的支持和參與。會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西安等地嵊籍鄉賢人才聯誼會舉行集中授牌儀式,鄉賢們將用專業技能和社會資源為家鄉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據悉,本次活動專門設置了嵊州城市形象展區,全方位展示嵊州城市形象,包括嘉賓互動、人文環境、區位優勢、產業方向、人才科創、美食產品以及現場藝術表演等。
此外,活動還舉辦了專場推介和上海聯動推廣活動,包括“‘雙百行動’——百家企業進高校、百名博士嵊州行”“上海城市越劇快閃”“嵊州美食時尚市集”等。
嵊州美食走上上海街頭。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其中,“嵊州時尚市集”于4月21日在上海長寧區來福士廣場開啟,為期三天。市集涵蓋嵊情家味、嵊州小吃、非遺文創、越劇表演,旨在讓上海市民足不出“滬”,即可體驗最正宗的嵊州風情,增強嵊州對一線城市人才的吸引力。市集整體以青綠主色調為主,與山川元素結合,錯落有致,傳遞千年古城的越韻風貌。
嵊州越劇演員在上海街頭與市民互動。新華網 發(受訪者供圖)
嵊州境內四山環合,五江匯聚,為浙東唐詩之路核心區。萬年文化小黃山、千年剡溪唐詩路、百年越劇誕生地,嵊州踏著歷史文化的長卷,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全國第一批經濟開放縣市。從中國領帶之鄉到中國廚具之都,再到中國小功率電機生產基地,人才始終是嵊州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實踐樣板的強力助推劑。
2016年以來,嵊州每年迭代優化人才政策,涵蓋項目資助、創業扶持、金融支持、房票補貼等全周期服務,年均兌付資金達到億元。同時,嵊州優化完善“保姆式”人才服務體系,在賽事、高校、鄉賢三方面加大人才引進,不僅構建起“平臺+高校+企業”三線驅動引才模式,還大力實施“鄉賢引才”工程,持續深化嵊籍院士回歸、人才回歸、學子回歸。另外,以剡溪為發展主軸,嵊州構建了“一核引領、兩翼驅動、多點提升”的全市域協同創新空間格局,不斷壯大當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目前,嵊州已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眾創空間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高新技術企業259家;累計引育國家級領軍人才29人、省級領軍人才26人,申報入選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4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2.5萬人。
嵊州,正以無微不至禮遇人才、改革機制激勵人才、創優環境造就人才的態度和決心,在人才政策、人才平臺、人才引育、人才服務上持續發力。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