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繼2022年第1期發布“Highlights of mainstream solar cell efficiencies in 2021”之后,新一年度的太陽能光伏電池進展報告如期而至!以上海交通大學沈文忠教授、趙一新教授、劉烽教授為通訊作者的Highlights文章“Highlights of mainstream solar cell efficiencies in 2022”已在線發表!
2022年是太陽能光伏電池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特別是晶硅、鈣鈦礦/鈣鈦礦疊層以及鈣鈦礦/晶硅疊層都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本論文總結了2022年在晶硅、鈣鈦礦和有機三種主流太陽電池的研發效率進展,更重要的是分析了各種技術進展的關鍵要點,同時指出了相關電池技術產業化的進一步努力方向。
Tables
論文信息
Highlights of Mainstream Solar Cell Efficiencies in 2022
Wenzhong SHEN1, Yixin ZHAO2, Feng LIU3
Author information:
1.Institute of Solar Energy, and Key Laboratory of Artificial Structures and Quantum Control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2.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Frontiers Science Center for Transformative Molecul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3.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Frontiers Science Center for Transformative Molecules,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Cite this article:
Wenzhong SHEN, Yixin ZHAO, Feng LIU. Highlights of mainstream solar cell efficiencies in 2022. Front. Energy, https://doi.org/10.1007/s11708-023-0871-y
Full text:
作者簡介
沈文忠,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沈文忠教授于1995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1年主持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7年起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0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2件,出版學術專著2部(《硅基異質結太陽電池物理與器件》、《太陽能光伏技術與應用》)。兼任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太陽能學會名譽理事長。
趙一新,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上海交通大學青年教師聯誼會秘書長。
趙一新教授于2010年在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獲博士學位。2010-2013在美國Penn State University和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進行博士后研究。先后獲得國家青年特聘專家,教育部霍英東青年基金,上海市曙光人才,上海市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F任中國化學會能源化學專委會委員,擔任《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副主編,《National Science Review》《eScience》《Science Bulletin》《化學學報》等期刊編委。在Science, Sci Adv, Nat Commun, JACS, Angew Chem, Adv Mater, Acc Chem Res, Chem Soc Rev, Joule, EES, ES&T 等著名期刊發表論文150余篇,引用13000余次,2018-2021年連續四年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1篇論文入選“2020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劉烽,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烽教授于2014年在美國麻省大學高分子系獲得博士學位。主要從事高分子物理、X射線/中子表征技術、薄膜光電器件、含氟功能薄膜、粒子表界面自組裝等方面的研究。在有機/雜化薄膜光伏電池、同步輻射結構表征、粒子表界面自組裝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曾獲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亮點獎、中國優秀海外留學生獎、知社年度科技新銳特別獎、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等獎項。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