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農時不等人,又到農家趕春耕。眼下,安徽省天長市汊澗鎮的農民群眾正抓搶農時,全力投入到春耕備耕生產中,有的忙著翻耕整地、有的忙著育苗點種、有的忙著購買農資.……田間地頭一派農忙景象,繪就出一幅“仲春備耕圖”。
在這些忙碌的身影中,我們看到了一張年輕的面孔。他是90后的平東林,天長市禾禾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
健壯的身材、黝黑的皮膚、憨憨的笑容,儼然一副莊稼漢的模樣,但言談舉止間,仍能感受到書生氣質。
平東林在田間地頭操作無人機飛防。受訪者供圖
別看他現在是一個農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但是在五年前,他的學習、工作經歷和農業毫無聯系。
大學里讀教育管理專業,畢業后在高職院校當老師,然后還去菲律賓遠東大學攻讀教育管理碩士學位……2017年,學成歸來后,親戚朋友們都以為他會去大城市發展。然而,他選擇回到家鄉,居然還是和父輩一樣種地。
“這孩子肯定在外面出事了吧?”“是不是在外面混不下去跑回來了?”面對村里人的質疑,平東林頂著壓力,與4個小伙伴一起東拼西湊了40萬,在他長大的這片土地上,開始了他的農業夢。
“說到底,是自己對土地有一份感情。農村天地大有可為,它需要年輕人接力種下去?!逼綎|林說。
雖然都是種地,但是平東林的“種法”,和父輩們不一樣。
2018年,平東林和小伙伴們買了7臺無人機創業,開始挨家挨戶推廣無人機飛防服務??墒谴迕駛儧]有見過這樣的操作,不敢合作。平東林就選擇幫鄉親們免費飛一次,做實驗對比,請大家來現場觀看。
傳統作業噴灑的藥液都只在作物的表面。對比之下,無人機可以在下壓風場的作用下,將藥液從作物尖兒一直噴灑到作物的底部。百聞不如一見,平東林的種田“新花樣”,讓村民們大開眼界,紛紛預約服務。最后當年一季小麥、一季水稻就飛了6萬畝。
平東林和小伙伴一起準備無人機飛防。受訪者供圖
很多村民們在嘗到無人機飛防的甜頭后,“胃口”一下子打開了,還會詢問有沒有其他的服務。平東林緊接著把各種現代農事服務都辦了起來?,F如今,他們和多家經營主體、種糧大戶和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合作,形成覆蓋農業生產全產業服務鏈。
“共享農機”、秸稈綜合利用、育秧基質研究、農業沉浸式體驗……這些父輩們未曾想過、見過的科技種田手段,在平東林等“新農人”的努力下,都變成了現實。
如今,在天長市科技局的政策支持、資金扶持下,平東林領辦了安徽向往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并聯合村集體、家庭農場共同投資入股成立了“村級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做到覆蓋“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托管服務。
從大學老師變成新型農民,從海歸教育碩士化身為新農村建設者,平東林相信,通過科技強農、機械強農,鄉親們不用再面朝黃土背朝天,而是在農業科技和裝備助力下,成了“智慧”種田的主力軍。
文章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
神州學人雜志及神州學人網原創文章轉載說明:如需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